百分数有两种不同的定义。 (1)分母是100的分数叫做百分数。这种定义着眼于形式,把百分数作为分数的一种特殊形式。 (2)表示一个数(比较数)是另一个数(标准数)的百分之几的数叫做百分数。这种定义着眼于应用,用来表示两个数的比。所以百分数又叫百分比或百分率。 百分数通常不写成分数形式,而采用符号“%”来表示,叫做百分号。 在第二种定义中,出现了比较数、标准数、分率(百分数),这三者的关系如下: 比较数÷标准数=分率(百分数), 标准数×分率=比较数, 比较数÷分率=标准数。 根据比较数、标准数、分率三者的关系,就可以解答许多与百分数有关的应用题。 例1 纺织厂的女工占全厂人数的80%,一车间的男工占全厂男工的25%。问:一车间的男工占全厂人数的百分之几? 分析与解:因为“女工占全厂人数的80%”,所以男工占全厂人数的1-80%=20%。 又因为“一车间的男工占全厂男工的25%”,所以一车间的男工占全厂人数的20%×25%=5%。 例2 学校去年春季植树500棵,成活率为85%,去年秋季植树的成活率为90%。已知去年春季比秋季多死了20棵树,那么去年学校共种活了多少棵树? 分析与解:去年春季种的树活了500×85%=425(棵), 死了500-425=75(棵)。 去年秋季种的树,死了75-20=55(棵), 活了 55÷(1-90%)×90%=495(棵)。 所以,去年学校共种活425+495=920(棵)。 例3 一次考试共有5道试题。做对第1,2,3,4,5题的人数分别占参加考试人数的85%,95%,90%,75%,80%。如果做对三道或三道以上为及格,那么这次考试的及格率至少是多少? 分析与解:因为百分数的含义是部分量占总量的百分之几,所以不妨设总量即参加考试的人数为100。 由此得到做错第1题的有100×(1-85%)=15(人); 同理可得,做错第2,3,4,5题的分别有5,10,25,20人。 总共做错15+5+10+25+20=75(题)。 一人做错3道或3道以上为不及格,由75÷3=25(人),推知至多有25人不及格,也就是说至少有75人及格,及格率至少是75%。 例4 育红小学四年级学生比三年级学生多25%,五年级学生比四年级学生少10%,六年级学生比五年级学生多10%。如果六年级学生比三年级学生多38人,那么三至六年级共有多少名学生? 分析:以三年级学生人数为标准量,则四年级是三年级的125%,五年级是三年级的125%×(1-10%),六年级是三年级的125%×(1-10%)×(1+10%)。因为已知六年级比三年级多38人,所以可根据六年级的人数列方程。 解:设三年级有x名学生,根据六年级的人数可列方程: x×125%×(1-10%)×(1+10%)=x+38, x×125%×90%×110%=x+38, 1.2375x=x+38, 0.2375x=38, x=160。 |